行业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金融机构网络安全建设分析: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准入管理,满足合规要求

责任编辑:盈高科技    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17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不断加速。然而,这一转型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的增加。据2023年数据泄露风险报告指出,金融行业是数据泄露的重灾区,其中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高净值人群信息泄露事件数量8758起,位列第一这一数据反映了金融行业,尤其是基金、保险和证券领域面临的巨大安全压力。对此,金融机构不仅需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同时还必须满足银监会及其他监管机构的合规要求。因此,网络安全准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网络安全准入

一、金融行业存在的隐患

1网络攻击风险

金融行业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资金的巨大价值引来了黑客的关注。从DDoS攻击、勒索病毒到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层出不穷,给金融机构的运营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不仅可能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客户信任,影响品牌形象。


2数据泄露风险

金融机构处理着大量的客户敏感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余额、交易记录等,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其后果将无法估量。


3合规压力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必须在网络安全方面履行更为严格的合规要求。例如,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降低潜在的风险。2024322日金融监管总局制定并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按照谁管业务、谁管业务数据、谁管数据安全"的原则,明确各业务领域的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并采取差异化的安全保护措施。这意味着金融企业在网络安全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以应对合规要求。


4内部威胁

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或恶意行为同样可能导致安全漏洞。根据行业研究,约40%的网络安全事件是由内部员工引起的。在缺乏有效权限管理和监控的情况下,职员的误操作可能会造成数据的泄露或篡改。


二、网络安全准入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这些隐患,金融行业可采取网络安全准入的措施,以系统性地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网络安全准入管理通过实名身份认证和终端安全检查策略,在防止非法人员和设备接入、防范非授权访问、智能化修复终端漏铜隐患方面,有实际作用


1身份验证机制

在网络安全准入中,多因素身份验证是基本手段之一。这包括密码、生物识别、动态口令等方式。通过引入多重身份验证,金融机构可以有效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系统和数据,降低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


2细粒度访问控制

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员工只能访问必要的数据。这种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减少了内部威胁,并有助于满足监管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应结合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权限分配和管理制度。


3实时监控与审计

通过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异常活动。例如,日志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追踪用户的访问历史,还能通过算法分析检测潜在的安全威胁。金融机构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以识别和修复潜在的漏洞。


4员工网络安全培训

提升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防范内部威胁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的培训与模拟演练,提高员工识别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因人为失误引发的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准入

三、实践案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网络安全准入实践

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例,在其信息安全建设中积极响应行业需求,选择了盈高科技的ASM(入网规范管理系统)作为其网络准入平台,用于解决当前安全管理中的多个关键问题。


强化终端安全管理:通过ASM系统对接入终端的安全检查,确保杀毒软件及相关安全软件的安装率达到100%。这一举措不仅落实了安全规范,还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管理工作量,提高了整体管理效率。


完善来宾入网功能:银监会成功实现了人性化的来宾管理功能,高效落实了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外部代维人员的网络接入管理,保障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实现双实名认证:通过ASM系统对所有接入网络的终端实施硬件ID标识与人员认证联动,确保了网络接入的可控性,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数据的安全水平。


网络安全在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通过实施网络安全准入管理,能够有效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客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未来,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演变,金融行业的网络安全准入措施也必须与时俱进,持续优化,以应对更复杂的安全挑战。